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ICU)主任医师薄世宁——
这样体检才有用(看新闻·说健康)
近日,有报道称,北京一律师连续10年在某机构进行体检,从未检查出患癌风险,却在2024年被确诊为“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这位律师认为,体检存在漏检、误检问题,就此提出投诉。
如今,随着民众健康素养的提升,很多人都会定期体检。但围绕体检,有一些误区需要澄清,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比如拿到体检结果后,不知道需要就哪些问题去医院复查,哪些需要干预。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ICU)主任医师薄世宁,请他来聊聊体检那些事儿。
避 坑
记者:去体检前,有没有什么需要提前知晓的注意事项?
薄世宁:体检中有一些常见的“坑”,无论是体检机构强烈推荐,还是医院极力宣传,我都希望大家不要被忽悠,避免浪费金钱,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第一,把PET—CT当作体检项目。有人觉得,用PET—CT扫描全身,如果没有发现癌症就可以放心了。
其实,PET—CT从来都不是一个健康筛查项目。在医院,医生用PET—CT寻找患者各部位的肿瘤病灶,主要用于评估已发现肿瘤的患者是否发生远处转移,或者对高度提示肿瘤的患者寻找原发病灶。也就是说,这是给已经出现相关疾病的人做的检查项目,不仅贵,而且人体吸收的辐射量也大。
同时,PET—CT在发现空腔脏器(胃、肠等)病变方面存在盲区,因此不能取代胃镜、肠镜等常规检查。
第二,一滴血查出所有癌症,生物电能查出上百种病。
有些体检机构号称只用一滴血就能查出所有癌症,其实至少在目前,技术上还无法实现。还有的机构号称用生物电就能够查出上百种病。这种检查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因为目前没有任何一种仪器,可以同时精确地检测出这么多种疾病。一滴血和生物电的测试都是为了盈利的项目。
第三,健康人查微量元素。
如果不是为了治病,不推荐去检测微量元素。血液中微量元素受影响因素众多,而且也未必查得准。
风 险
记者:有人认为,每年体检似乎没什么用,因为看到身边有人每年体检,还是得了晚期癌症。
薄世宁:我们先看一下中国癌症的发病情况。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有430万人被确诊为癌症,平均每天至少1万人确诊,平均每分钟至少7人确诊。40岁之前癌症发病率相对低。到了40岁之后,发病率突然快速增高,80岁左右癌症发病率达到最高峰。
癌症最大的高危因素,不是环境,而是高龄。因为年龄越大,人体细胞分裂次数累积就越多,累积基因损伤、突变就越多,正常基因(原癌基因)转化为癌基因的风险也越大。我们每个人都处在患癌的风险之中,生命就是一种癌前状态。所以,得大病,尤其是癌症,不仅是个概率问题,更是一个时间问题。
等感觉出了问题再去医院检查,很多患者就已经是中晚期了,这是因为人体具有强大的代偿机制。身体某个部位出了问题,剩余组织会加大工作力度,代替、补偿出了问题的部位工作。所以,绝大多数慢性病在早期都没有症状。等到发现症状,就说明身体代偿不动了。千万不要认为身体舒服就是没病。所有的慢性病都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经历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慢性发展,突然被发现的。所以,开展早期筛查很重要。
早 筛
记者:体检的价值就在于把疾病早早筛查出来,是这样吧?
薄世宁:基本是。体检的最大价值是查小病。我们每个人都走在生大病的路上,但是筛查的最大价值却不是查出晚期的大病,而是查出早期的小病。对于癌症来说,查出癌症以前的病变,在小病阶段开始治疗,降低它进展成癌症的风险,才是筛查的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体检后管理的重要性大于体检本身。很多人认为体检就像考试,通过了就行了,对于检查结果不重视。拿到结果要么看不懂,要么不主动去干预小问题,如果是这样,筛查就没起到作用。
记者:那么一般什么时候开始筛查癌症呢?
薄世宁: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包括我们国家推荐的肿瘤筛查年龄都在50岁以上。但是比如肺癌、胃癌、乳腺癌、肠癌,这些年都有发病年龄提前的趋势,越早发现问题,获益越大。所以,我建议第一次进行精准疾病筛查的年龄在40岁。
国内外很多专家也都呼吁尽早开始筛查,尤其是对于具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我建议,有直系亲属患癌的子女,把患者发现癌症的年龄减去15岁,作为自己开始筛查的年龄。举个例子,假设陈先生的母亲在50岁时被查出患了结肠癌,那么陈先生就应该在他母亲患病年龄前15年进行筛查,也就是在35岁要做结肠镜筛查,见到息肉就切除,可以大大降低患癌风险。
1234
记者:该如何选择性价比高的体检项目呢?
薄世宁:通常无论是去医院体检,还是在体检机构体检,体检套餐已经包含了比较全面的常规体检项目。但我设计了一个容易被忽视,并且常规体检套餐里未必能够覆盖的项目组合,经济、高效,获益大,总结成“1234”。
1种细菌:幽门螺杆菌。
2种病毒:HPV病毒、乙肝病毒。
3种男性必要检查:肺部低剂量CT、胃肠镜、前列腺超声+PSA检查。
4种女性必要检查:肺部低剂量CT、胃肠镜、TCT(HPV)、乳腺的超声或者钼靶检查。
这些项目可以筛查胃癌、肠癌、肺癌、宫颈癌、乳腺癌。这几种癌症较为多发,且早期治疗效果非常好,早期发现并治疗可以达到长期生存的效果。最关键的是,很多问题可以在变成癌症之前的阶段,也就是癌前病变阶段通过筛查发现,完全可以避免其进展成癌症。所以,这些筛查项目的获益很大。
对于发病率相对低、即便早期发现也获益不大的癌症种类(如胰腺癌),权衡利益和风险,目前也有学者不推荐进行常规筛查,除非是具有家族史的人群和具有明确症状的患者。
本报记者 熊 建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7月24日 第 08 版)
jianchajiguanqisuzhikong:beigaorenzhangwufengliyongdanrenshandongshenggongshangxingzhengguanlijudangzuchengyuan、fujuchang,shandongshenglinyishiweifushuji、shichang,shandongshengzhengfudangzuchengyuan、fushengchang,guojiafazhanhegaigeweiyuanhuidangzuchengyuan、guojialiangshihewuzichubeijudangzushuji、juchangdengzhiwushangdebianli,yijizhiquanhuozhediweixingchengdebianlitiaojian,tongguoqitaguojiagongzuorenyuanzhiwushangdexingwei,weixiangguandanweihegerenzaigongchengchenglan、ganbuxuanbarenyongdengfangmiantigongbangzhu,feifashoushoutarencaiwu,shuetebiejuda,yifayingdangyishouhuizuizhuijiuqixingshizeren。检(jian)察(cha)机(ji)关(guan)起(qi)诉(su)指(zhi)控(kong):(:)被(bei)告(gao)人(ren)张(zhang)务(wu)锋(feng)利(li)用(yong)担(dan)任(ren)山(shan)东(dong)省(sheng)工(gong)商(shang)行(xing)政(zheng)管(guan)理(li)局(ju)党(dang)组(zu)成(cheng)员(yuan)、(、)副(fu)局(ju)长(chang),(,)山(shan)东(dong)省(sheng)临(lin)沂(yi)市(shi)委(wei)副(fu)书(shu)记(ji)、(、)市(shi)长(chang),(,)山(shan)东(dong)省(sheng)政(zheng)府(fu)党(dang)组(zu)成(cheng)员(yuan)、(、)副(fu)省(sheng)长(chang),(,)国(guo)家(jia)发(fa)展(zhan)和(he)改(gai)革(ge)委(wei)员(yuan)会(hui)党(dang)组(zu)成(cheng)员(yuan)、(、)国(guo)家(jia)粮(liang)食(shi)和(he)物(wu)资(zi)储(chu)备(bei)局(ju)党(dang)组(zu)书(shu)记(ji)、(、)局(ju)长(chang)等(deng)职(zhi)务(wu)上(shang)的(de)便(bian)利(li),(,)以(yi)及(ji)职(zhi)权(quan)或(huo)者(zhe)地(di)位(wei)形(xing)成(cheng)的(de)便(bian)利(li)条(tiao)件(jian),(,)通(tong)过(guo)其(qi)他(ta)国(guo)家(jia)工(gong)作(zuo)人(ren)员(yuan)职(zhi)务(wu)上(shang)的(de)行(xing)为(wei),(,)为(wei)相(xiang)关(guan)单(dan)位(wei)和(he)个(ge)人(ren)在(zai)工(gong)程(cheng)承(cheng)揽(lan)、(、)干(gan)部(bu)选(xuan)拔(ba)任(ren)用(yong)等(deng)方(fang)面(mian)提(ti)供(gong)帮(bang)助(zhu),(,)非(fei)法(fa)收(shou)受(shou)他(ta)人(ren)财(cai)物(wu),(,)数(shu)额(e)特(te)别(bie)巨(ju)大(da),(,)依(yi)法(fa)应(ying)当(dang)以(yi)受(shou)贿(hui)罪(zui)追(zhui)究(jiu)其(qi)刑(xing)事(shi)责(ze)任(ren)。(。)
目睹活鱼店老板进货冻鱼
到了5月,中美高层交往逐步恢复,互动频次明显上升。5月8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会见伯恩斯,指出当务之急是稳定中美关系、避免螺旋式下滑,防止中美之间出现意外。10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同沙利文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会晤,双方就推动中美关系排除障碍、止跌企稳进行了坦诚、深入、实质性、建设性的讨论。11日,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应约会见伯恩斯,就中美经贸关系和各自关注的经贸议题交换意见。2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日本广岛参加七国集团(G7)峰会期间对媒体放风称,与中国的关系将“很快”得到改善,并称“气球事件”是愚蠢的。23日,新一任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抵美履新,并在25日向美国国务院礼宾司司长吉福德递交国书副本以及会见美国副国务卿纽兰,双方会谈气氛良好。25日至26日,王文涛在赴美参加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期间,先后会见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与贸易代表戴琪,中方新闻通稿称与前者的会谈“坦诚、专业、建设性”,与后者的会谈“坦诚、务实、深入”,美方也做出了类似积极的评价。